棉紡織企業亟待信息化建設
生意社5月28日訊 棉紡織企業擁有豐富的人力、資金、材料、設備、生產技術等各項資源,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將企業各種資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特點的管理模式,從而使企業信息化建設給企業管理帶來本質性的變化,改善棉紡織企業傳統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擺在信息化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課題。 棉紡織企業信息系統是由信息技術、管理思想和棉紡織企業特點共同組成的,而它所包含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既不是棉紡織傳統管理的翻版,又不是離散型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套用,而是結合當今計算機(互聯網)應用技術和現代管理思想以及棉紡織企業特點三個方面的一套全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企業亟待提升管理水平 棉紡織行業大都非常重視五項基礎管理(俗稱五基),即原料、工藝、設備、操作、空調管理。五項基礎管理的實質是加強質量控制,降低原材料消耗成本。五項基礎管理是棉紡織企業生產有序、高效運行的保證。因此質量控制和成本管理貫穿于整個生產制造的始末,是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兩條主線。 在尚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的棉紡織企業中,大多都存在著決策時缺乏準確、及時的數據分析依據,部門之間信息冗余、準確性差、不通暢且不能共享、歷史數據不易查找等問題。很多紡織企業高管對于企業自身,各級計劃的執行情況、半制品儲備是否合理、生產負荷是否均衡、設備運轉率及生產效率是否需要提高、是否能按訂單進度生產以確保及時交貨等問題都想做到心中有底,而事實上卻又非常難以做到。由于產品制造成本數據不準確,產品價格定位缺乏預見性、科學性;對產品銷售情況缺乏細致的分析;導致客戶信譽評估不足,造成貨款回收不及時;產品質量控制與跟蹤不及時;難以及時、全面地掌握企業的資產和債權、債務情況;部門費用超出預算難以控制。諸如此類問題,在尚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的棉紡織企業都大量存在,是企業規模效益不斷發展過程中急待突破的瓶頸。 信息化建設應適應企業特點 棉紡織業信息系統應該有良好的擴展性。從棉紡織企業特點可以看出,棉紡織企業為適應市場需要,其產品特征往往表現為,棉紗為多種纖維混紡,棉布為多種紗線交織,因此物料屬性就顯得較為復雜。系統中僅用一個物料編號難以準確定義某一種物料。以棉紗為例,要確保品種數據的唯一性和準確性,必須定義原料成分、纖維混紡比例、棉紗支數,區別經緯紗種,區別精梳、普梳等工藝路線,區別原料批號,區別工作中心,區別工藝參數等各種描述棉紗性狀的數據字段。由于品種變換頻繁,即使是同一品種,在不同時間段選用的工藝參數也不盡相同,數據字段經常有發生改變的可能。因此,信息系統就必須為不可確定的物料屬性預留可擴展的空間,甚至可以讓用戶根據生產變化自定義字段名稱,從而使企業管理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 棉紡織業信息系統應該有多變的靈活性。從棉紡織企業特點可以看出,棉紡織企業生產流程長,制造周期長,以棉紗生產為例,一個棉紗品種少則經過七道工序加工,多則經過九道工序加工,一個棉布品種生產則要經過更多的工序制造才能完成,上道工序的生產計劃、半制品質量與下道工序緊密相連。棉紡織企業既有常年生產的大路貨,又有市場急需的新品種,換言之,既有訂單生產,又有預測生產,即使系統能自動生成,也需要進行人工調整,這就決定了系統應該具備比較好的靈活性,使用戶在管理中能以不變應萬變。 棉紡織業信息系統應該有嚴密的邏輯性。從棉紡織企業特點可以看出,主生產計劃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各個工作中心能力資源的平衡,當計劃發生調整時,要分析瓶頸工序或短線機臺的能力是否被占用;棉紡織企業工藝管理是五項基礎管理的核心,工藝設計與工藝執行屬于分體式管理,工藝一旦被審核、批準,就不允許隨意變更,工藝變更必須按程序進行;設備管理是五大基礎的基礎,而設備維修周期計劃周期又是設備管理的核心,設備維修計劃的錯位、越軌會直接導致產品質量的波動;原料、紡專器材、設備采購一般為集中購買,批量采購,企業對分供方提供的質量、服務、信譽要進行評審和考核,并用ISO9000程序文件來約束采購過程、采購行為。這些固有的特點,決定了在設計棉紡織企業信息系統時必須有嚴謹的業務流程和嚴密的邏輯性,使生產計劃的下達、變更、工藝設計、設備維修周期計劃、采購過程管理等隨時都處于受控狀態,規范企業行為。 棉紡織業信息系統應有個性化服務?蛻舻男枨笫堑谝晃坏模總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企業管理模式,棉紡織企業一般根據客戶要求定制生產。這樣就使得在信息系統的基礎文件中的標準BOM及工藝過程很難確定,依賴于標準的BOM及工藝過程而進行MRP分解出定額領料、成本核算等更無從談起。因此,應該依據個性化數據結構字典定義可選或可變的規律和原則,包括子件選用規則、材料選用規則、材料用量規則、工藝變化規則、參數計算規則,將各種規則納入進去,使整個信息系統成為受參數牽動的靈活應變的系統,從而滿足棉紡織企業個性化服務需求。 信息化建設能解決諸多問題 企業使用信息化系統后,能解決生產管理中遇到的諸多問題,比如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和分析,以供企業作出正確的決策;避免信息的沉積,準確性差,不通暢且不能共享,歷史數據不易查找之弊端;本年、本月生產什么,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可做到心中有數;保持合理的庫存,既不短缺也不過多地占用資金;及時了解計劃的執行,生產均衡,防止制品庫存過大;確保按進度生產,及時交貨;提供準確的產品制造成本數據,及價格和合理性;提高設備運轉率和生產效率;評估客戶信譽,避免貨款回籠拖延;加強產品質量控制與跟蹤;提供產品銷售情況細致的分析;及時發現原材料和備件的供應情況,及時排除困難;及時全面地掌握企業的資產、債權和債務情況;及時了解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供、銷、收、支情況;及時得到各分支機構的財務報表,做出總部的財務總報表。 信息化建設給管理帶來轉變 信息化系統給企業采購管理帶來了轉變。一是由車間自行上報計劃轉變為系統自動生成采購計劃。由于采購管理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集成,系統根據主生產計劃,進行精確計算,可以很容易地生成一份采購計劃,降低了采購成本。 二是由管理采購結果轉變到控制采購過程。信息化系統對采購管理設置了嚴密的采購業務邏輯流程,每一項采購業務都必須按照規則進行,使采購工作公開化、透明化。從采購計劃、采購合同至采購到貨、驗收、分供方評價都可以實行有效控制,提高了采購工作質量,減少了因管理失誤造成的跑、冒、滴、漏現象。 三是供應商資源由筆記本管理轉向數據庫管理。信息化系統建立了供應商數據庫,按照ISO9000質量標準對分供方進行分類,評選合格分供方,建立供應商的供貨明細和歷史交易記錄,如品種、價格、運輸方式、質量情況等,系統在執行采購訂單時要讀取供應商基本資料,否則,不能執行相關采購業務。 信息化系統給生產管理帶來了轉變。一是由粗能力平衡轉變為分時段的詳細生產能力平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縮短交貨提前期,必須進行市場預測。但是,要求預測十分準確是不可能的。因此,計劃的及時調整是不可避免的,信息化系統具有很強的計劃編制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對計劃的分析和調整能力。棉紡織企業工藝流程較長,短線機臺的合理排產是生產計劃管理的重點,傳統的生產計劃管理模式沒有進行精確的生產能力計算,只是粗略地進行能力平衡,而信息化系統在運行正常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防止生產供應脫節,保證生產線上物流暢通。 二是工藝資料由工藝臺賬管理轉變為數據庫管理。棉紡織企業多品種,小批量,工藝參數多,工藝變換頻繁,而工藝變化往往隨產品、原料、溫濕度、季節、上工序半制品質量變化而變化,僅僅依靠工藝臺賬不能保證工藝資料的完整性的準確性,會給生產帶來一定影響。信息化系統能將工藝資料數據采集到數據庫,信息系統能夠根據相同的產品生成多個工藝版本,并能支持多個用戶修改版本,還可按工藝技術編號產生多個版本號,就是說,一個工藝技術編號,對應多個工藝版本,隨時實現在線提取歷史工藝數據。 三是質量指標由事后分析轉變為即時分析,及時控制。信息系統在產品轉入下道工序或入庫前設置了制品檢驗模塊,不經過檢驗的產品不得轉入下道工序或入庫,并將檢驗結果用直觀的分析統計圖表進行分析處理。企業信息系統將工藝管理模塊與質量管理模塊、車間作業管理模塊集成,使各模塊之間信息共享,系統中質量標準與質量管理模塊相連接,每個受檢產品對應一個檢驗工作中心,并可產生質量指標抽檢方案,當錄入抽檢結果后,系統自動判斷該產品是否合格,對輕微超標的制品設置質量報警信號,對質量嚴重超標的制品系統會自動下達停臺整改通知單。 企業信息系統給經營活動帶來了轉變。一是原材料成本由分攤轉變為按品種核算。在企業信息系統中,所有的成本管理應用程序都共用同一個數據源,對各道工序產生的回花、回絲等副產品及時錄入系統并作計算處理,提高了反應速度,細分了原材料成本,便于及時計算和統計用棉、用紗量及材料。因此,系統是按照各項作業消耗資源的多少把成本費用分攤到作業,再按照各產品發生作業的多少,把成本分攤到產品和所在的生產部門。 二是企業經營轉變到以訂單和客戶服務為中心。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必須能夠迅速響應客戶需求并按時交貨。企業信息系統可以在客戶訂單承諾、市場預測、產品報價及銷售合同管理上為銷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市場銷售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在系統中模擬生產,查詢庫存和生產情況,模擬者只要把客戶的訂貨量和需求日期輸入企業信息系統,則立即可以從系統中得到準確的物料需求、生產日期、交貨日期等信息,從而使對客戶訂單的承諾及時又可靠,減少了盲目性。 三是由“人為管理”轉變為“制度管理”。ISO9000是一個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標準,在處理企業具體事務時,還是依靠人來執行,免不了會摻雜一些人為因素,執行時會產生一些偏差,而借助信息系統和網絡來輔助企業管理就大不一樣了,計算機是按照預先設計的流程來執行命令,前一個流程(業務)沒有處理完,后面的事務(流程)就進行不下去,執行中是不會走樣的。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改造、提升傳統的管理模式,將企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全面整合,可以從根本上將“人為管理”轉變為“制度管理”,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管理決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選擇專業化軟件及合作伙伴 鑒于紡織行業的特點,企業成功實施信息化管理,關鍵在于:選擇專業化的軟件,選擇專業化的合作伙伴。 企業需要的是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和要求來“量身打造”的信息化系統,這樣才能讓軟件系統真正適應企業要求,為企業產生最大的效益。企業選擇的合作伙伴必須具有行業經驗,能及時為企業提供全面的、切合實際的、高水平的企業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和信息化產品。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成功實施信息化建設提供可靠的保證。 |
發布日期:2010-5-31 【關閉窗口】 |